新风系统知识大普及
什么是新风系统
把室外的空气强制吸入,把室内空气强制排出的系统。起到“交换室内外空气”的作用。这样是最基础的标准新风系统。
与同类的产品比较
刚好在新风问题征集中有粉丝提出的问题,热心的另一位粉丝作答,两位都非常NICE。

补充:车子不是密封的,即使内循环还是会引入外面空气,只是量比较小,不然车里的人早就……
排气扇:类似抽油烟机原理,排出室内空气产生负压,外界空气通过门缝窗缝进来。

空气净化器:把机器附近的空气吸入,过滤后排出较为干净的气体,但在封闭的室内时间长了还是会觉得闷甚至缺氧。
空调:把机器附近空气吸入,加热/降温后排出,没有和外界交换空气。
小结写在前面
(怕大家没耐心看后面的长篇内容)
1.根据自己实际需要(室内换气、节能、过滤空气等)选择对应的新风系统功能,没有必要跟风,通风不错的户型开窗换气的效率比新风高出N倍。
2.学会算风量,按照计算值的130%~150%来配置更佳。
3.了解安装的注意事项,作为筛选商家的依据,专业可靠的安装非常非常重要。
4.后期电费、滤网更换、清洗等费用要考虑,万一装得起用不起就尴尬了。
5.可能存在的缺点:占层高;主机和风管有噪音(提前考虑降噪措施);过滤效果不理想(空气净化器补充);售后安装不专业踢皮球(多对比商家和多问亲朋同事找可靠来源,剩下交给运气)。
6.无需过于追求“国际品牌”,尤其是在过滤PM2.5这一点上。更悲伤的是大部分是假洋品牌。
7.除了常见的双向的标准新风系统,还介绍了几个(类)新风系统,在满足特定情况也可以考虑使用解决成本和施工量。
8.这篇文章内容很长,建议先转发朋友圈,等静下心来再一口气看完。收藏你们是不会翻来看的!
如何选择新风系统
功能选择
1.房子窗少,户型通风差,在屋内常常感觉到闷。
这种情况建议安装基础的新风系统,辅助外界的新鲜空气引入室内进行换气。
2.室内外温差大,开冷/暖气的时间长。
建议安装有热交换的新风系统,南方等比较潮湿地区建议装带湿度交换的全热交换新风,北方可以装显热交换新风即可(部分地区要装防冻机型)。

全热交换:不仅交换热,还可以交换湿度,能有效阻止室外湿气进入
显热交换:只交换热,不交换湿度。
3.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,长期不敢开窗。
建议安装带高效过滤的新风系统,具体过滤等级看当地污染情况。附带的优点,家里灰尘明显减少,降低拖地擦灰搞清洁的频率。

注意:添加高效过滤的同时,是以牺牲风量为代价的,过大的风量也会影响其过滤效果,所以要在两者之间取个平衡。
风量选择
有两种计算方法。
①按照每个独立空间活动人数加起来,以30m³/h计算。
举例:一家4口,三房两厅100平,2成年人,2儿童
客餐厅活动4人一起活动,以30m³/h·人算,则为120m³/h
主卧2人,60,女儿房1人,30,男孩房1人,30,加起来也是120m³/h
对,你没看错,因为活动空间不同,每个人算了2次。
结果:120+120=240m³/h
简化计算就是,居住人数X2X30m³/h
②按照活动空间体积
举例:套内100平的房子,扣去卫生间厨房空间(有独自的排气道)、柜子空间等约80㎡,层高2.6m。
75㎡X2.6m=208m³
取每小时换气1次,即208m³/h。
那么两种结果以哪种为准?
结果分别是208和240时,选240m³/h
以较高数值为设计参考标准。
但是考虑到管道损耗、过滤损耗、提高舒适度、降低机器负荷(减少噪音)的角度来考虑,配置130%~150%的风量会比较合理。
计算值是240m³/h
所以风量建议选择:240*1.3=312m³/h以上的产品。
新风安装
安装进场时间

最晚要在吊顶安装前完成,和中央空调一起进行(多数是暖通公司的产品),电路设计和预留方案由商家提供,在完成墙体拆改之后可以进场,在不影响其他工种的情况下可同步进行。
特别提醒:在安装期间及完成后建议做好防尘措施,避免其他装修粉尘进入影响机器性能。

安装位置及高度
一般选择厨房、卫生间、阳台作为主机的安装位置,原因主要是因为①这些区域层高要求不高;②噪音影响相对小还能追加隔音措施。③集成吊顶对后期维护(换滤网、维修等)方便。
主机处一定要留检修口

主机安装高度大概需要300mm左右,安装不能贴顶,主机会震动需要一定的空间。管道需要120mm,一般沿着顶边用吊顶或者假梁装饰。
如果是工业风,刷上颜色就行

管道安装选择事项
管道的布置与新风的送风效率有非常重要和直接关系。影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:
1. 管道的密封性越高越好,管道越短越好。
2. 能走直线尽量走直线,减少转角。
3. 管道转角的弧度,斜45°比直角更利于送风,能用斜三通不用直三通。

4. 走地的扁管送风效果不如走顶的圆管
5. 使用过梁器,风损无可避免,但更反对在梁上打孔影响建筑结构安全。

市面上一般标配U-PVC硬塑管,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考虑换优质的PE软管,对风损、噪音、安装难度都会有一定的帮助。费用较U-PVC管贵点,可以考虑在支管道使用。

送排风口设置
室内送风和排风的最佳搭配是顶送风地排风,空气可以更合理地循环更舒适,但限于商品房的结构(层高因素)和安装的方便性(施工难度更大),更多选择了顶送顶排。

室外送排风口距离最好间隔1.5米以上,避免刚排出的浊气又被吸了进去。室内送排风口也尽可能不要靠太近不利于室内循环。

一般商品房的厨房及卫生间有独立的公共管道或用抽风机通向室外,同时存在油烟、浊气等不利于管道卫生不在厨卫设置排风口。加上他们使用频率不高时间不长,可不用担心风量问题。
如果要安装也可以,需要注意①风口尽量远离炉灶;②油烟机选强力的早开晚关;③定期检查风口和滤网是否需要清洗。
后期维护&费用
新风系统并非一次性消费永远享受,可能产生的后期费用不少。安装前需要计算好耗材的费用避免后期“用不起”就尴尬了。
一次性过滤网
考虑到地区空气质量差异、品牌风量参数不同,每天开机的时间区别,对滤网的需求和压力不同,以HEPA过滤网+各种前置过滤为例,更换成本在¥50~200+/月。

市面有有无需更换滤网的,采用静电集尘过滤粉尘,但由于臭氧含量控制、成本、清洗频率、净化效率偏低,目前商用区域选择较多。

主要原因兴哥认为不在臭氧,而是其净化效率不高,需要搭配其他过滤手段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,所以更多在商用。
另外动物试验表明,臭氧毒性的起点浓度为0.3ppm,而人对空气中臭氧可嗅知的浓度为0.02~0.04ppm,根据臭氧对肺功能毒性的试验结果,提出1.5~2.0ppm为臭氧允许浓度的上限。卫生部规定臭氧最高允许浓度为0.3mg/m³(0.15ppm)。
所以个人观点是:机器开启一段时间后,浓度超标之前,鼻子可能已经受不了了,因为这味道像吸灰尘一样特别呛。当然我这里是纸上谈兵,要到现场感受过才知道。另外个人建议商家可以增加臭氧检测报警功能,所以总的来说我个人不是很担心这个问题。
以上3断纯属个人观点勿喷,欢迎专业人士探讨指正。
电费
一般家用新风输入功率在100~200W,取150W,24小时,每天电费3.6度电左右。一年1314度电。
风管道清洗
留言中不少朋友非常关心管道是否需要清洗的问题,答案当然是需要的。

无论如何高效过滤都难免会有灰尘堆积尤其是在转角处,堆积多了会影响通风效率。
购买产品之前最好咨询商家,是否有专业的清洗服务,上门清洗怎么收费等。根据部分装了新风的小伙伴反馈,很多所谓的“代理商”根本不知道清洗风管这回事,这点大家可以作为筛选商家的一个参考标准。
可能存在的缺点
放个典型案例(业主投稿)
1.主机噪音:市面不同品牌型号强弱档位的噪音范围在20~40dB,什么概念呢?

是不是感觉没问题?
要注意的是,噪声是可以叠加的!其他噪音例如室外噪音、冰箱、中央空调、电脑主机、空气净化器、卫生间抽风机等等叠起来,2个人对你喃喃细语可能没问题,但是20个人在你旁边喃喃细语是另一番滋味了。
解决办法:装在厨卫顶上,适当增加隔音措施。
2.送风口的噪音:这点非绝对,噪声大小随风量大小变化,也跟个人主观感觉有关。对声音敏感要提早预防。
解决办法:把送风口尽可能离床头远一点;另外使用PE消音管,在送风口添加消音棉(对风量有一定影响),使用消音箱(并入新风系统一起安装)等措施。
转载自中国新风网,如有疑问请及时联系021-5914 5389